- 01/25 [PR]
- 06/30 無題
- 06/16 無題
- 06/15 あいさつ
- 06/14 舍得
- 06/06 無題
- 05/18 無題
- 05/16 东方早报:1Q84销量逾200万 村上春树新长篇引发争议
- 05/16 日本能剧是不是和中国傩舞有关系?
- 05/16 专注力:一种与岁月对抗的力量
Title list of 未選択
今天面见唯一的遗憾就是结束时忘了说辛苦了,我告辞了……囧
我是说怎么怪怪的……老师们都站起来像是等我什么的样子(其实只是和
中国人结束时的感觉不一样)主任一直在说まだ,于是我就忘了说さよな
ら……囧
还有要习惯说です啊混蛋……囧死 基本礼仪还是要啊……= =
不简不敬的算神马……
我是太容易得意忘形了吧……= =
反省……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こんにちは 你好
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おやすみなさい 晚安
おげんきですか 你好吗?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谢谢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不客气
すみません 抱歉
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お疲れ様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しつれいします 我告辞了
失礼します(进) 打扰了
失礼しました(出)打扰了
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おさきにしつれい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おじゃまします 打扰了
ちょっとおたねします 我想请问一下
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请问您是哪位
ごようけんはなんですか 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ご用件は何ですか
ちょっとお待ってください 请稍等
どうぞおすわりください 请坐
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 承蒙关照
おせわになりました 承蒙关照
--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 よる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
照
--おあいできてうれしいです 很高兴见到你
--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おさきにしつれい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さようなら 再见
_おきをつけて 小心点,请慢走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
--お帰りなさい(おかえりなさい)欢迎回来
--いただきます 我开动了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我吃好了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相当感谢
--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没事,不客气
--行ってきます 我走了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请走好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欢迎光临
いらっしゃい
らっしゃい→ いらっしゃい→いらっしゃる的命令形
いらっしゃる→いる/来る/行く的尊敬形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行ってきてください的意思 请走好
我是说怎么怪怪的……老师们都站起来像是等我什么的样子(其实只是和
中国人结束时的感觉不一样)主任一直在说まだ,于是我就忘了说さよな
ら……囧
还有要习惯说です啊混蛋……囧死 基本礼仪还是要啊……= =
不简不敬的算神马……
我是太容易得意忘形了吧……= =
反省……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早上好
こんにちは 你好
こんばんは 晚上好
おやすみなさい 晚安
おげんきですか 你好吗?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谢谢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不客气
すみません 抱歉
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お疲れ様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しつれいします 我告辞了
失礼します(进) 打扰了
失礼しました(出)打扰了
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おさきにしつれい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おじゃまします 打扰了
ちょっとおたねします 我想请问一下
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请问您是哪位
ごようけんはなんですか 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ご用件は何ですか
ちょっとお待ってください 请稍等
どうぞおすわりください 请坐
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 承蒙关照
おせわになりました 承蒙关照
--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 よる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
照
--おあいできてうれしいです 很高兴见到你
--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 辛苦你了
おさきにしつれいします 那我先告辞了
さようなら 再见
_おきをつけて 小心点,请慢走
--ただいま 我回来了
--お帰りなさい(おかえりなさい)欢迎回来
--いただきます 我开动了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我吃好了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相当感谢
--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没事,不客气
--行ってきます 我走了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请走好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欢迎光临
いらっしゃい
らっしゃい→ いらっしゃい→いらっしゃる的命令形
いらっしゃる→いる/来る/行く的尊敬形
いってらっしゃい→行ってきてください的意思 请走好
事情就是这样,
整理房间,又是发现一堆碟没看过,一堆书没看过
到处都是无用的垃圾。
尽管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没看完,或者是不想再看,
但是现在的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舍得”是种智慧。
怎样舍,怎样得
从小,但凡是自己的喜欢的,都会拿回家摆在一起,
长期积攒下来的情况就是你们看过刘青一也就是青头一的房间嘛
我的房间和她那个就差不多……= =
然而还以为是自己骄傲(?)的地方。
认为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是作为一个设计师艺术家敏感的产出。
从小到大,一直被人念叨,请收拾下你的房间。
可一直不解,
“因为我每个东西的摆放都是在固定的位置啊,颜色,属性各有搭配和构成,所以不是乱,你让我怎么收”
昨天在看少有人走的路,好吧,这书也是N年前买了没看的,
里面提到“心理地图”,
根据事实和变化,需要不断地修正你的“心理地图”,
放在这里,同理,
我们需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往,过往的爱好和情绪等等以拿来和现在的自己做比对,
以用来验证现在的自己是否还需要过往的那些东西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就像豆瓣,之前的豆瓣我接收了太多我“不知道也可以”和我“想着以后有用”的东西。
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并没有促使我某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最后,那么多信息,那么多资源最后直接也等于没用。
在我整理房间的时候,我也在想豆瓣,如果现在我使用豆瓣懂得了“选择”,懂得了什么才是我要的的话,那实体的房间应该也是这样,什么是我现在不需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比如我现在需要看的书,他在摆放上就有主次之分,而现在不需要而又想拥有的,就应该好好收藏。
人生亦如此,生活亦如此,懂得“选择”,懂得“安排”,懂得“放弃”,才会有“得”
————————————————
同時,不斷檢視自己擁有了哪些物資,不斷整理,對他進行管理,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再購買,於是,控制了消費。比如剛才整理,又發現面霜護膚用品一大堆,從頭髮到臉到手到body的都有……= = 可我之前都一直放在一個大碗里,根本沒發現……= =
我真的覺得這種是一種智慧來的,
不斷檢視,整理,管理,發現,才能使其不斷地發展,而不是停滯不前
整理房间,又是发现一堆碟没看过,一堆书没看过
到处都是无用的垃圾。
尽管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没看完,或者是不想再看,
但是现在的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舍得”是种智慧。
怎样舍,怎样得
从小,但凡是自己的喜欢的,都会拿回家摆在一起,
长期积攒下来的情况就是你们看过刘青一也就是青头一的房间嘛
我的房间和她那个就差不多……= =
然而还以为是自己骄傲(?)的地方。
认为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是作为一个设计师艺术家敏感的产出。
从小到大,一直被人念叨,请收拾下你的房间。
可一直不解,
“因为我每个东西的摆放都是在固定的位置啊,颜色,属性各有搭配和构成,所以不是乱,你让我怎么收”
昨天在看少有人走的路,好吧,这书也是N年前买了没看的,
里面提到“心理地图”,
根据事实和变化,需要不断地修正你的“心理地图”,
放在这里,同理,
我们需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往,过往的爱好和情绪等等以拿来和现在的自己做比对,
以用来验证现在的自己是否还需要过往的那些东西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就像豆瓣,之前的豆瓣我接收了太多我“不知道也可以”和我“想着以后有用”的东西。
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并没有促使我某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最后,那么多信息,那么多资源最后直接也等于没用。
在我整理房间的时候,我也在想豆瓣,如果现在我使用豆瓣懂得了“选择”,懂得了什么才是我要的的话,那实体的房间应该也是这样,什么是我现在不需要的,什么是我需要的,比如我现在需要看的书,他在摆放上就有主次之分,而现在不需要而又想拥有的,就应该好好收藏。
人生亦如此,生活亦如此,懂得“选择”,懂得“安排”,懂得“放弃”,才会有“得”
————————————————
同時,不斷檢視自己擁有了哪些物資,不斷整理,對他進行管理,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再購買,於是,控制了消費。比如剛才整理,又發現面霜護膚用品一大堆,從頭髮到臉到手到body的都有……= = 可我之前都一直放在一個大碗里,根本沒發現……= =
我真的覺得這種是一種智慧來的,
不斷檢視,整理,管理,發現,才能使其不斷地發展,而不是停滯不前
所謂思維慣性是不是人儘管想向前沖不斷改變,最後還是會被彈回來走回老路??
總是很矛盾,在2者之間彷徨徘徊,最後什麽都不是蹉跎了年華。
始終不願意在豆瓣寫日記或者發表自己內心的看法,總是有種被人注視的壓力,
我知道這是我可悲的性格,
總是默默地偷偷地蜷縮在井底一個角落,仰望著巴掌大的天,想著虛幻的夢想。
真當有機會爬出那個井,卻又不斷哆嗦,“還是井里好吧”
什麽是生活,什麽是人生,
什麽是真實,什麽是虛幻
什麽是要珍視的,什麽是要捨弃的
什麽是我要的,什麽是我不要的,
什麽是我要改正的,什麽是我要堅持的,
堅持下去的話,就會有機會和希望。
可我應該堅持什麽呢?
如果我是個單純的畫畫的也好,做設計的也好,單純的喜歡單純的去做多好,
可只是這樣的話,我是不會滿足的。
耶穌當年是怎樣拯救蒼生又是怎樣被綁到十字架上的呢
總是很矛盾,在2者之間彷徨徘徊,最後什麽都不是蹉跎了年華。
始終不願意在豆瓣寫日記或者發表自己內心的看法,總是有種被人注視的壓力,
我知道這是我可悲的性格,
總是默默地偷偷地蜷縮在井底一個角落,仰望著巴掌大的天,想著虛幻的夢想。
真當有機會爬出那個井,卻又不斷哆嗦,“還是井里好吧”
什麽是生活,什麽是人生,
什麽是真實,什麽是虛幻
什麽是要珍視的,什麽是要捨弃的
什麽是我要的,什麽是我不要的,
什麽是我要改正的,什麽是我要堅持的,
堅持下去的話,就會有機會和希望。
可我應該堅持什麽呢?
如果我是個單純的畫畫的也好,做設計的也好,單純的喜歡單純的去做多好,
可只是這樣的話,我是不會滿足的。
耶穌當年是怎樣拯救蒼生又是怎樣被綁到十字架上的呢
村上春树新长篇《1Q84》上下两卷从5月底发行至今在日本已卖出200万册,而村上旧作《挪威的森林》从1987年以来也已累计销售达1000万册,同名电影已经在兵库县的砥峰高原开拍,预计今年秋季就将上演。从这些日本媒体的报道来看,2009年的日本文化界基本上被村上春树“统治”。不过任何信息都可能有其片面性,在这些貌似“喜人”的数据后面,那些被剪辑的多余素材在哪里?
先来看看《1Q84》200万册的销量哪里来的?《1Q84》的实力和村上春树的号召力是放在那里的,不过为销售这部小说,连日本国家电视台都出动大力推荐。据说,在《1Q84》发行当天早上,日本NHK电视台居然在摆满《1Q84》的书店里进行实况转播,主持人报道小说发售犹如一件重大突发事件。这样的国家级待遇,在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位作家,这可能对其他日本作家也有所不公。至今,在日本地铁站,《1Q84》巨幅广告仍随处可见。“村上春树”与“漫画”一起,俨然成为日本文化的两面旗帜。
这样的优待,其他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不眼红才怪,日本女作家松浦理英子的一句话也许代表了反村上人士的心声,她曾经说:“我觉得村上这样写小说是犯罪行为。”关于村上,熟悉日本文学的台湾作家唐诺前些天说:“我也觉得这样写是犯罪行为,在《海边卡夫卡》里一个流浪汉居然煮红茶、烤培根……”另一位评论家松浦寿辉的批判也具有代表性,他说:“村上春树的文章既没土地的味道也没鲜血的味道,有的只是媚俗与撒娇的混合体,连这个有时也会被切断,所以读他的小说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不过村上的回应倒也干脆,“文学评论是一堆马粪!”村上春树与文学评论界的对立,在日本文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村上春树的盛名之下,“日本文学这些年已经荒败了好多年,一塌糊涂。”唐诺对笔者说。这句话也许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翻开这几年的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获奖名单,获奖作家越来越低幼化,题材越来越私密,话题越来越多,而离文学越来越远。前几年的《裂舌》(几个月前国内也曾引进出版),许多人都认为要不是作者和村上龙的亲密关系,很难想象这样的垃圾也能得奖。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清新淡雅,不过就此能获芥川奖实在不服众。而中国人杨逸《浸着时光的早晨》获奖也是一个笑话,因为小说委实糟糕,只是题材确实讨好当时的政治环境,作者本人离作家的气质也相去甚远——幸好这部小说因题材敏感无法引进。而当村上享受着畅销带来的巨额收入的同时,据唐诺介绍,他接触到的不少日本纯文学作家生计十分困难。
先来看看《1Q84》200万册的销量哪里来的?《1Q84》的实力和村上春树的号召力是放在那里的,不过为销售这部小说,连日本国家电视台都出动大力推荐。据说,在《1Q84》发行当天早上,日本NHK电视台居然在摆满《1Q84》的书店里进行实况转播,主持人报道小说发售犹如一件重大突发事件。这样的国家级待遇,在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位作家,这可能对其他日本作家也有所不公。至今,在日本地铁站,《1Q84》巨幅广告仍随处可见。“村上春树”与“漫画”一起,俨然成为日本文化的两面旗帜。
这样的优待,其他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不眼红才怪,日本女作家松浦理英子的一句话也许代表了反村上人士的心声,她曾经说:“我觉得村上这样写小说是犯罪行为。”关于村上,熟悉日本文学的台湾作家唐诺前些天说:“我也觉得这样写是犯罪行为,在《海边卡夫卡》里一个流浪汉居然煮红茶、烤培根……”另一位评论家松浦寿辉的批判也具有代表性,他说:“村上春树的文章既没土地的味道也没鲜血的味道,有的只是媚俗与撒娇的混合体,连这个有时也会被切断,所以读他的小说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不过村上的回应倒也干脆,“文学评论是一堆马粪!”村上春树与文学评论界的对立,在日本文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村上春树的盛名之下,“日本文学这些年已经荒败了好多年,一塌糊涂。”唐诺对笔者说。这句话也许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翻开这几年的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获奖名单,获奖作家越来越低幼化,题材越来越私密,话题越来越多,而离文学越来越远。前几年的《裂舌》(几个月前国内也曾引进出版),许多人都认为要不是作者和村上龙的亲密关系,很难想象这样的垃圾也能得奖。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清新淡雅,不过就此能获芥川奖实在不服众。而中国人杨逸《浸着时光的早晨》获奖也是一个笑话,因为小说委实糟糕,只是题材确实讨好当时的政治环境,作者本人离作家的气质也相去甚远——幸好这部小说因题材敏感无法引进。而当村上享受着畅销带来的巨额收入的同时,据唐诺介绍,他接触到的不少日本纯文学作家生计十分困难。
时光无法倒回,每个人都会老去。慢性疾病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的健康和力量都在消退。一旦疾病缠身,我们将自己交给现代医学,祈求最好的结果。在岁月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年那有可能吗?在这里,心理学将为我们发现这种“可能”。
可能心理学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今年63岁,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在美国心理学界,她是一个异类。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她的异类程度。
去年夏天,一个朋友给她讲了多年前在印度的一次奇遇。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位宗师,请路人一起拍了照。他们用两台相机,拍了两张照片。但是,照片洗出来以后,站在中间的宗师却不见了。
一个科学家似乎不该相信这种灵异故事,但朗格教授却把它写进了自己的博客。她说,人们之所以认为这个故事不可信,或者无稽,是因为他们思维封闭,没有向可能性开放。
朗格教授用一词之差来解释她的研究与传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异: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而她研究的是“可能是什么”。
她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而是寻找个别的可能性。在社会科学中,与实验假设不符合的数据会被视为噪音,比如在研究年龄与记忆衰退之间的关系时,一个记性极好的老人往往被忽略掉,但她研究的重点恰恰是这个老人,因为这个老人身上包含着同样真实的特质,是人类思维中尚未被发掘的潜力。
朗格教授热爱网球。年轻的时候,她摔断了脚踝,医生说她从此会瘸腿,再也不能打网球了。但现在她双腿健康,仍然在打网球。30多年“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践,使这位心理学家将身体和心灵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度过了一段非凡的岁月。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别人告诉她“不”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
什么是专注力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观、惯例、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或者认知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朗格教授做过一个“复印机”实验:几个人在排队复印东西,实验者问前面的人能不能让他先复印。只要这个实验者给出了理由,人们通常都允许他插队。有趣的是,这个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却并不重要。无论你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或者“对不起,我想复印文件”,人们的反应是一样的。
“并不是他们没听见你说什么。”朗格教授说,“而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你说了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是像复印机实验里的那种“自动”状态下做出的。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么反应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应?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力”。在她的学术生涯中,这是一个核心概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专注力”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实践——留意新事物,积极寻找差异。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事实上,在她看来,世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置疑的。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通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很多时候,情境已经变化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从这个角度而言,“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朗格教授认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完美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比如癌症、抑郁症等。”因此,在朗格教授看来,人类的潜能很大程度上是被“无意识状态”抑制了,“一旦你相信某件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你就不会愚蠢到要去尝试。但如果你意识到,这个结论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就开启了一个可能性的空间”。
“因此,训练专注力的第一要义是接受‘不确定性’。”朗格教授说,“当你对某件事情不确定的时候,你会留意到问题和差异,你会向可能性敞开,创造可能性……反之,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很确定,就很容易陷入单一化思维,不再关注那些可能与之相反的信息。”
“现代人应该对‘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现实从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返老还童的可能性
在一部即将开拍的好莱坞新片《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朗格教授,电影主线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事实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意识的“活在当下”,因此他们的改善更明显。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她接着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关于衰老的很多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人老了,记忆一定会衰退吗?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根据朗格教授的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维定式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实,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往往长寿;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往往短寿。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此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显老,因为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
“如果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遗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好处。”
在20多年前的一个养老院的实验中,她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比如他能决定在哪里招待客人,玩什么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更爱社交,记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问朗格教授,是否想过让自己回到30年前?
她笑着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文/陈赛)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第16期
可能心理学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今年63岁,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在美国心理学界,她是一个异类。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她的异类程度。
去年夏天,一个朋友给她讲了多年前在印度的一次奇遇。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位宗师,请路人一起拍了照。他们用两台相机,拍了两张照片。但是,照片洗出来以后,站在中间的宗师却不见了。
一个科学家似乎不该相信这种灵异故事,但朗格教授却把它写进了自己的博客。她说,人们之所以认为这个故事不可信,或者无稽,是因为他们思维封闭,没有向可能性开放。
朗格教授用一词之差来解释她的研究与传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异: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而她研究的是“可能是什么”。
她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而是寻找个别的可能性。在社会科学中,与实验假设不符合的数据会被视为噪音,比如在研究年龄与记忆衰退之间的关系时,一个记性极好的老人往往被忽略掉,但她研究的重点恰恰是这个老人,因为这个老人身上包含着同样真实的特质,是人类思维中尚未被发掘的潜力。
朗格教授热爱网球。年轻的时候,她摔断了脚踝,医生说她从此会瘸腿,再也不能打网球了。但现在她双腿健康,仍然在打网球。30多年“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践,使这位心理学家将身体和心灵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度过了一段非凡的岁月。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别人告诉她“不”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
什么是专注力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观、惯例、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或者认知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朗格教授做过一个“复印机”实验:几个人在排队复印东西,实验者问前面的人能不能让他先复印。只要这个实验者给出了理由,人们通常都允许他插队。有趣的是,这个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却并不重要。无论你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或者“对不起,我想复印文件”,人们的反应是一样的。
“并不是他们没听见你说什么。”朗格教授说,“而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你说了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是像复印机实验里的那种“自动”状态下做出的。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么反应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应?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力”。在她的学术生涯中,这是一个核心概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专注力”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实践——留意新事物,积极寻找差异。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事实上,在她看来,世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置疑的。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通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很多时候,情境已经变化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从这个角度而言,“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朗格教授认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完美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比如癌症、抑郁症等。”因此,在朗格教授看来,人类的潜能很大程度上是被“无意识状态”抑制了,“一旦你相信某件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你就不会愚蠢到要去尝试。但如果你意识到,这个结论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就开启了一个可能性的空间”。
“因此,训练专注力的第一要义是接受‘不确定性’。”朗格教授说,“当你对某件事情不确定的时候,你会留意到问题和差异,你会向可能性敞开,创造可能性……反之,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很确定,就很容易陷入单一化思维,不再关注那些可能与之相反的信息。”
“现代人应该对‘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现实从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返老还童的可能性
在一部即将开拍的好莱坞新片《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朗格教授,电影主线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事实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意识的“活在当下”,因此他们的改善更明显。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她接着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关于衰老的很多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人老了,记忆一定会衰退吗?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根据朗格教授的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维定式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实,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往往长寿;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往往短寿。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此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显老,因为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
“如果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遗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好处。”
在20多年前的一个养老院的实验中,她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比如他能决定在哪里招待客人,玩什么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更爱社交,记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问朗格教授,是否想过让自己回到30年前?
她笑着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文/陈赛)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第16期